最新资讯 > 行业动态 > 专家解读"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专家解读"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2021-04-13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7个“数字”勾勒出建设数字中国的丰富内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大成果,已展现出数字经济的支撑和助力作用。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数字化”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词之一,围绕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与提案。


在掀起的数字化浪潮中,政府部门与企业都在探索转型之路。首先需要思考的是:究竟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给未来生活带来哪些新可能?如何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专家郑茂宽博士就以上问题和大家分享他的见解。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


问:两会期间,“数字化”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发展规划中的高频词。如何理解“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郑茂宽:我理解的“数字化”是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革命性重塑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动态化过程。比如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云边端一体化算力和人工智能算法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共享经济等新的生产关系不断涌现。


而“数字化转型”则是具体到某些垂直行业、细分领域、运营主体等运用“数字化”思想实现创新突破或动能转换的过程,如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应用数字技术推进工业制造提质降本增效以及模式创新;社区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社区治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程度。



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数字化转型案例·定襄经济大脑


问: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您认为未来5年,数字化转型有哪些趋势?数字化转型会给城市生活、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郑茂宽:上海市委、市政府去年底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这份文件对于未来5年城市数字化转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顶层架构设计,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做了比较深刻的解读,即三个方面,一是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二是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三是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对外,我们一直在强调,“数字化”只是工具和手段,“数字化转型”也不是最终目的,如果要问数字化转型会给城市生活、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最核心还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的高效率运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的高品质生活,这也是数字化转型最终的价值体现。


问:就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来看,城市数字化转型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


郑茂宽:就当前一线城市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共性的挑战与难点:


一是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数据要素”成为当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对于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交易、数据保护、数据伦理等方面国内尚未出台比较系统性、权威性的法律法规或制度文件,欧盟、美国的制度体系在国内适用性不强,“无规可依”成为制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相关主体创新活力的重要问题。


二是转型路径尚不清晰。数字化转型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主体来说,路径千差万别,个性化程度极高,且目前来看存在投入大,产出效益不明显等问题,总体来说还是因为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和基础理论没有研究透彻,导致多数数字化转型工作都在走“试错”的路子,成功率和效率偏低。


三是复合人才极为缺乏。当前数字技术发展迅猛,条线分支比较多,更新换代非常快。同时,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垂直领域知识体系纵深很大,兼备ICT能力与OT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且当前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体系以及企业的业务体系与当前培养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问:针对以上城市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难点与挑战,请简单地谈谈您有何建议?


郑茂宽:对于城市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难点与挑战,我的建议是:一是加强适应数字化时代需要的制度供给,加快推动数据立法,形成一批数字规则,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避免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三是加强产学研用对接,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行业的数字化人才。


专家简介


郑茂宽,博士,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拥有丰富的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创新课题研究经验,参与长三角及上海市数字经济、新基建等领域顶层政策规划、产业推进与创新应用,支撑上海市创建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表SCI/EI等国内外期刊论文20余篇。

(文章转自人民网人民数据官方百家号)


上一篇:驱动产业数字化 培育发展新动能

下一篇:两会经济策丨产业如何数字化发展?数字化转型不转不行